班堡建於 1007年,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二世所建立的主教管區,當時的班堡是政教合一的中心,班堡那時可是非常繁榮熱鬧又尊貴的城市。
還好班堡並沒有在二戰中受到炮火的摧毀,古績都保存的相當良好,在1993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班堡的建築風格非常多元,從羅馬式、哥德式、文藝復興風格到巴洛克風格等等,從11世紀到18世紀的建築物們都被完整的保留了下來。
下午三點到了班堡,途中經過火車站,心想當時在規劃德國行時,一開始也是以搭DB國鐵方式來進行規劃,但是上網找了許多資料及參考其他人的遊記,德國鐵道真的很方便,若時間很充裕的情況之下DB國鐵真的不失為一個很好旅遊方式,但我並沒有要花上一兩個月在德國旅行,最多只是半個月,若是採搭DB國鐵方式來進行旅程的話,那能參觀的景點真的不多,因為會花費太多的時間在等車或轉車上,也有可能轉不及而延誤接下來的行程,所以我還是採用自行開車的方式,自主性比較高。
停好車子後一出來就是一條小運河,許多旅遊書都是以小威尼斯來介紹班堡,讓我以為這裡會有許多小河,但並不是這樣子,在舊城區外圍只有一條小河,然後在舊城區中心還有一條小運河,跟我心目中的威尼斯真的有一些差距。
舊市政廳的一面,等會繞到另一面時再多拍幾張比較清楚的照片
這是著名的小天使之腿。十七世紀整修時,將市政廳正中間屋頂和下緣的小天使立體化,下緣的小天使加了小胖腿,但卻讓壁畫更加活潑生動。
沿著小河走,河面越來越大,可以看到一處遊河搭船處,
班堡圖書館
看起來非常童話的房屋。
百夫長,一半的臉,跟傳統中世紀雕像不太相同
班堡舊市政廳建於14世紀,兩邊河岸的老橋年代更為久遠,約建於11世紀,而原本木造的屋子是完全懸空在水面上的,但是因為年代久遠,後人便砌了磚島延伸出原本的島用以支撐這間小木屋。
這座市政廳是班堡的地標,最有名的莫過於市政廳外牆的濕壁畫,據說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濕壁畫是1755年時重新繪製的,上面充滿著活潑的小天使還有人像,以鮮明的紅棕、黃色所畫的聖經人物與希臘柱,這些都是文藝復興的裝飾風格。關於這座市政廳,有兩種說法,一是當時主教不願提供土地該人民自己蓋市政廳,所以人民將市政廳建立在河中的橋上。另一說法則是當時河的兩邊分別為貴族區和平民區,為了公平,將市政廳設置在分界的橋上,而且貴族和平民還各自設計和施工,導致這座市政廳北側是貴族設計的文藝復興式的濕壁畫,南側則是羅騰堡式木質骨架建築
有沒有看到中間最上面的小天使跟最下面的天使腿?
庫妮古德皇后
「下橋」上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二世的皇后庫妮古德皇后的雕像。她去世後被封為聖女。
從河上往下看,那台起重機真的很礙眼,這些天來對德國的印象就是一直在修路或一直在修建築物。
路邊的房屋的擺飾,但為何我看起來有點陰森森的感覺呢?
舊市政廳的建築其實混合了多樣的風格,從上面的照片就可以看到最左邊溼壁畫的文藝復興風格,中間拱門鐘塔的巴洛克風格以及右邊的羅騰堡式木條建築風格,穿過市政廳的這條橋名字叫做「上橋 」。
目前的舊市政廳是作為博物館使用,裡面收藏了自古以來的各式藝術品,,例如邁森貴森森讓我買不下手「猴子合唱樂團」的陶瓷像
從這條小路往上爬,就可到新宮殿及皇帝大教堂
新主教宮殿,這一座龐大的建築群為當時神聖羅馬皇帝及大主教所住的地方,裡面擁有超過 40 間奢華豔麗的國宴廳,使用灰泥粉刷彩繪的天花板,17 與 18 世紀的漂亮地毯與家飾
當天的太陽實在太大了,熱得讓我們受不了,結果就沒進去裡面參觀它的花園,連皇宮也沒進去,真的很可惜。
皇帝大教堂,是亨利二世(Heinrich II)國王把班堡設為首都時所建的。教堂裡有國王亨利二世和皇后庫尼古德棺木,因為教皇克雷門二世也安息與此,皇帝大教堂成為阿爾卑斯山以北為一的教皇墓地,教堂大門兩側雕像。因歷任國王和主教不斷整修,教堂內外到處都佈滿各式雕像,可稱之為歐洲中世紀雕刻寶庫。
又遇到在整修,不過這次不能進去參觀是因為要舉辦音樂會而不對外開放。
不能進去也要在外會留個影啊!
小妹子提議大家自拍時都作鬼臉,但老哥就是不肯參與
皇帝大教堂的旁邊舊主教宮
宮殿入口~榮耀之門,看起來真的很古老,
中間是戴著皇冠抱著聖嬰的聖母瑪利亞,亨利二世皇帝與妻子庫妮古德皇后分別在聖母瑪利亞兩側,而亨利二世皇帝左邊是聖彼得雕像(手持鑰匙與劍)庫妮古德皇后右邊是聖喬治雕像(腳踏惡龍者)
亨利二世皇帝。以及聖彼得雕像(手持鑰匙與劍)
亨利二世皇帝妻子庫妮古德皇后
舊宮殿建築群~滿是美麗花卉裝飾的浪漫中世紀房舍
這舊主教宮殿實在太樸素了,一點都不像是主教住的地方
原來音樂會是在這舉行
離開了新舊宮殿,我們繼續往山丘上走。
聖米歇爾大教堂,其實這是一座修道院,但也未免太大了一點,它已經有了400年的歷史,聽說教堂天花板上有許多花草圖案,有 600 種之多,教堂內的雕刻更是精美,所以我們一開始就鎖定到這座教堂參觀。遠遠地就看到大教堂在修建, 心想該不會又不對外開放吧!我的運氣不會那麼差吧。但教堂由於年久失修, 現已關閉. 只能參觀外景,啤酒博物館和花園, 據說2020年前教堂不會開放,我們的運氣真的很差,另外修道院的部分建築改成了養老院,還有一部分是啤酒博物館。
果不其然,門口幾乎全部包起來, 看不出外表, 進到裡面也全部用木板隔起來,根本找不到入口
進不了大教堂參觀,就到教堂後方餐廳來欣賞整個班堡,這裡是鳥瞰整個辦法最佳的地方,加上今天天氣非常好幫堡的美景一覽無遺,煞風景的小妹這時卻說,還不是都一樣紅磚瓦屋頂有什麼不一樣,真是不懂得欣賞。
爬上最高點之後大家都很悶熱難耐,正好坐在餐廳休息喝杯啤酒,小孩子當然就是點果汁或可樂, 然後再加上手機他們就可以待上半個小時,放得這麼好的美景不欣賞實在很可惜呀!
大教堂的後花園, 走到另外一邊也可以看到班堡的另一側風景。
下山時我們從餐廳旁的小路走下去,我還特地請老哥跟我合拍一張, 這小孩最近很不喜歡拍照。
班堡確實是中古世紀雕刻的寶地,每一棟房子周遭都會雕刻精美的人像,招牌也會特別精心的設計,看到這些房子就像欣賞美術品一樣。
這座雕像就做得非常精細,簡直可以拿去美術館展覽。
這間餐館就是網路上大家推薦的煙燻啤酒,門口非常多人,我等了好久才等到沒有人的情況之下趕快拍照,因為很多人在門口等著進去,天氣又非常熱,我們就不進去。
老哥說這邊水龍頭裡面的水可以直接生飲,老婆不敢喝,小妹子馬上接水起來喝,我也裝了一瓶水,事後證明真的不會有問題。
奇怪的人形立牌,不知道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這市政廳已成為班堡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