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原本今天排的是去環球影城,但因為大家有了昨天迪士尼累個半死的經驗,決定取消去環球影城而來"名機博物館",這原本是前天從Las Vegas 回來時的行程,但是因為時間不夠(那天還有去一家outlet啊,難怪時間不夠),所以拿來今天參觀

名機博物館 Planes of Fame Air Museum

位於Chino的Planes of Fame Air Museum飛機名人堂博物館,真的非常冷門景點,名氣不高同一地區,在它隔壁還有另一個性質類似的博物館Yanks Air Museum, 票價比Planes of Fame Air Museum貴而且又小,我們來的時候只有我們一家六口,沒其他人,到我們參觀完到停車場時也不過才四部車,但正好我們可以好好地參觀。Planes of Fame Air Museum由Edward T. Maloney在加州Claremont創立。1957年1月12日首次開放。那時它被簡稱為“ 空中博物館”。原來的收藏只有10架飛機,現在博物館已經超過150架飛機,其中超過50架是可飛行的。

有關Planes of Fame Air Museum的資料可以參考它的官網

http://planesoffame.org/index.php?page=81&itemsperpage=All&order_aircraft_by=

B-17轟炸機
B-17空中堡壘轟炸機(B-17 flying fortress)是美國波音在1930年代為美國陸軍航空軍所發展的的四引擎重型轟炸機。當時參與競爭此200架新型轟炸機合約的還有道格拉斯和格倫·L·馬丁兩家公司。在三家競爭者之中,波音設計的機型不但性能突出且更加的符合美國陸軍航空軍之期望。然而,由於B-17的原型機在一次試飛時墜毀,波音最終並沒有得到該筆合約。不過由於陸軍航空軍對波音的B-17設計印象深刻,因此仍舊訂購了13架B-17型轟炸機作為後續評估使用,也自此揭開B-17轟炸機輝煌的戰爭歲月。自1938年第一架B-17出廠之後,B-17轟炸機在二戰前後歷經多次改良,以適應快速變化的空中戰場與局勢。

在二次世界大戰之中,B-17是美國陸軍航空軍對德國工業和軍事目標進行日間戰略轟炸的主力機種。期間,駐在英國的美國第八航空隊及部屬於義大利的第十五航空隊,協同英國轟炸司令部的轟炸機隊,對西歐地區的城市、工廠與戰區進行日夜不停歇之空中攻擊,為之後的大君主作戰進行鋪路。除歐陸戰場之外,少數的B-17亦飛翔於太平洋戰場之上,擔任部分對日本船隻及機場的轟炸任務。

美國陸軍航空軍(USAAC)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即認為戰略轟炸機是強而有力的戰略性武器。認為一種長程、高空、裝備大量自衛性武裝的轟炸機不但能有效的自我防衛,並有能力在戰場上承受損害後仍能返回其出發的母機場。而戰時B-17的表現—諸如在彈痕累累、機翼與尾翼大部分皆已損毀的嚴重傷害下,仍能以一具發動機飛返機場等種種英勇事蹟,給參戰各方留下了深刻印象。B-17堅實的機體結構[5],跟廣泛流傳的戰場倖存故事,使他成為了當時戰略轟炸機的象徵。相較於當時盟軍的其他機種而言,B-17確實是一款極為有效的轟炸武器。不但能飛得更高,更在戰爭中中投下了比任何美軍機種都多的炸彈。總計在整個戰爭之中,B-17機群一共在歐陸丟下了640,000噸的彈藥,超過所有美軍轟炸機投擲量的40%。

截至2011年9月,仍有13架B-17仍保持適航的狀態。另外為數不少的機體仍保存,或靜態展示於博物館之中。by 維基

停好車之後在大門口就看到這台Boeing B-17G,這台真是名機啊!!讓還沒開始進去參觀的老張開始興奮了起來,今天一定是收獲滿滿地。

規格

狀態:恢復中 長度: 74英尺4英寸
製造商:道格拉斯飛機 高度: 19英尺1英寸
年份: 1939年 最大速度: 302英里/小時
型號: B-17G飛行堡壘 巡航速度: 160英里/小時
序列號: N3713G 發電廠:   四台1200馬力的Wright Cyclone R-1820-97 
渦輪增壓9缸徑向發動機
船員: 10 範圍: 2000英里
最大T / O重量: 65,500磅 服務天花板: 36,500英尺
跨度: 103英尺9英寸 武器: 13,0.50-cal機關槍和6000磅。的炸彈

 

DSC06117-20140716_100942.jpg

DSC06117-20140716_101038.jpg

男孩子就是男孩子,看到飛機就興奮了起來,先拍照再說,但女孩子就先進大門口去吹冷氣了。

DSC06118.JPG

DSC06118DSCN6187.JPG

一進大門口就看到這可愛的玩偶,這張照片誰拍的啊?當然是老婆拍的啊!

DSC06118-20140716_101758.jpg

Stearman Model 75

Stearman PT-17真正是美國人的偶像,是二戰前最知名的訓練飛機之一。在Stearman和波音公司建造的10,000多個型號和變體中,超過1,000個仍在飛行。1933年由Stearman飛機公司(1934年由波音購買)設計的Model 75是一家私人企業,很快就引起了海軍的首次關注(他命名為N2S),然後是陸軍。從1936年購買的26架飛機到1940年的3,519架飛機,這架歷史悠久的飛機成為美國一代軍事飛行員的主要飛行教練。

眾所周知,“stearman”由三部分組成:PT-13(配有萊康明R-680發動機),由織物覆蓋的木質框架機翼和堅固的織物覆蓋的鋼管機身構成, ,PT-17(最常見的變型,帶有一架Continental R-670發動機)和PT-18(其中只有150架是搭載Jacobs R-755發動機的)。

雙位飛機易於飛行,使其成為理想的教練。七十年後,仍在使用的大量Stearmans受到其業主和飛行員的熱愛。

名流航空博物館的飛機有三名Stearmans,並且都是適航的。我們的紅色Stearman,尾號為N61445,曾在幾部好萊塢電影中亮相,如珍珠港和The Kid。

狀態:可飛行 長度:  25英尺0英寸
製造商: Stearman 身高:  9英尺2英寸
年份: 1933年 最大速度:  124英里/小時
型號: PT-17 Stearman 巡航速度:  106英里/小時
序列號: 75-1335 發電廠: 1台220馬力的Continental R-670 7缸風冷
輻射發動機
船員: 1或2 範圍: 505英里
最大T / O重量: 2,717磅 服務天花板: 11,200英尺
跨度:  32英尺2英寸 武器:沒有

DSC06120-20140716_102342.jpg

DSC06120DSCN6193.JPG

Boeing Fighter P-12E/F4B-1
1928年初,波音公司使用螺栓式鋁管製造了兩架新型戰鬥機雙翼飛機,用於機身的內部結構,而不是先前型號典型的焊接鋼管。後來的版本用鋁覆蓋機身而不是織物或木頭。

83型是為海軍設計的,它有一個鉤型避雷器,因此它可以降落在航空母艦上。其生產版本被指定為F4B。為陸軍建造的89型P-12可裝載500磅(226公斤)的炸彈。

軍方以不同的版本購買了586架此類戰機。第一架飛機於1929年2月26日交付給陸軍航空隊的上尉Ira C. Eaker,前往中美洲進行特殊的親善飛行。後來,巴西成為戰鬥機的國際客戶。

波音公司構建了該模型的四個商業版本; 美國聯邦航空局的前身 - 美國航空商務局購買了一架,霍華德休斯購買了雙座版本。

第一次飛行
1928年6月25日
型號 89分之83
分類 戰鬥機
跨度 30英尺
長度 20英尺1英寸
總重量 2,629磅
最高速度 178英里/小時
巡航速度 150英里/小時
範圍 675英里
天花板 26,200英尺
功率 450馬力的P&W R-1340B黃蜂發動機
住所 1名飛行員
武器 2機槍

DSC06120.JPG

Wright Flyer 1903 Flyer
萊特飛行器是由萊特兄弟設計製造的第一台有動力飛行器,機上的推進器是由他們雇員查理·泰勒從無到有自己做出來的。他是公認的第一台有人駕駛的動力飛行器。 維基百科
最高時速: 每小时 48 公里
重量: 274 公斤
機身長度: 6.43 公尺
首航: 1903 年 12 月 17 日
引擎類型: 往復式引擎
設計者: 萊特兄弟
製造商: 萊特公司

 

DSC06120DSCN6196.JPG

萊特飛行器模型

DSC06129.JPG

DSC06129DSCN6210.JPG

Seversky AT-12是Seversky P-35的改良機,是雙座教練機
P-35戰鬥機是20世紀30年代後期美國陸軍航空隊的第一架單座,全金屬結構,配備伸縮起落架與全封閉式座艙的戰鬥機,象徵美國軍用航空發展的一個新階段。
P-35戰鬥機由共和(Republic)飛機公司的前身塞維爾斯基(Seversky)設計生產。 P-35在1936年6月擊敗寇蒂斯公司設計的鷹式75型,也就是後來的P-36戰鬥機的前身,贏得77架的訂單。P-35採用一具出力950匹馬利的普懷R-1830-9雙黃蜂(Twin Wasp)氣冷式發動機。稍後外銷瑞典的改用1050匹馬力出力的R-1830-45發動機。武裝是兩挺0.30英吋與兩挺0.50英吋機槍。 P-35進入服役之後顯現的問題不少,包括穩定性不足,火力不夠,缺乏裝甲保護與自封油箱。到了1941年日本攻擊珍珠港與菲律賓前夕,P-35已經被視作是落伍的機種,在與攻擊菲律賓的日軍作戰上面表現很差,很快的P-35就退出第一線作戰的行列。

生產廠商:    塞維爾斯基
發動機:    一具普惠R-1830-45雙黃蜂空冷式發動機
最大出力:    1050匹馬力
乘員數:    1
長:    8.18米
翼展:    10.97米
高:    2.97米
翼面積:    20.44平方米
空重:    2075公斤
最大起飛重:    3050公斤
航程:    1529公里
最大空速:    499公里/時
實用升限:    9571米
爬升率:     
武裝:    2挺0.50英寸機槍
2挺0.30英寸機槍158公斤炸彈

DSC06123-20140716_102507.jpg

Boeing Fighter FB-5

DSC06123.JPG

North American Mustang P-51D

皇家空軍根據Curtiss的許可向北美航空公司建造P-40戰鷹。北美人相信他們可以為英國人製造更好的戰鬥機,而第一架NA-73X原型機於1940年10月26日從Mines Field(現在的洛杉磯國際機場)飛行; 早期的機器受到空氣動力學問題的困擾,這增加了阻力並導致燃料不足。後來,散熱器和化油器沖壓空氣勺的重新設計解決了這些問題,並於1942年10月將第一個生產模型交付給皇家空軍。

1942年8月24日,陸軍航空隊 AAF訂購了1,200架NA-99版本,並命名為P-51A。第一架P-51A於1943年2月3日飛行,第一次交付於次月開始。

這裡展示的是同型機P51-D

名人航空博物館的飛機已恢復到飛行狀態,並於1981年8月19日首飛。

狀態:可飛行 長度: 32英尺3英寸
製造商:北美 身高: 13英尺8英寸
年份: 1940年 最大速度: 437英里/小時
型號: P-51D野馬 巡航速度: 362英里/小時
編號: 44-84961 發電廠: 1-1,695hp V-12 Packard Merlin V1650-7  液冷發動機
船員: 1 範圍: 950英里
最大T / O重量: 11,600磅 服務天花板: 41,900英尺
跨度: 37英尺1英寸 武器:六個0.50-cal機槍和
兩個500磅炸彈的裝備

剛好遇到他們把這台飛機拖出來展示,應該說是拖出來曬太陽吧!

DSC06123DSCN6203.JPG

這台還真找不到它的名號呢!

DSC06123DSCN6205.JPG

Grumman OV-1A


1957年,美國陸軍確定要求使用輕型但堅固耐用的前線觀測飛機,該飛機可以在粗糙的簡易機場運行並具有短距起飛和降落(STOL)能力。這架飛機的首次飛行是1959年4月14日。這是一架由兩架渦輪螺旋槳發動機驅動的中型機翼單翼機,尾部裝有三個垂直穩定器。飛行員和觀察員坐在並排的駕駛艙內,側面有凸起的側窗,能夠提供出色的向下能見度。他們在越南戰爭中被廣泛使用。這架飛機並不是用來攜帶武器的,但是除了鐵彈之外,許多飛機在野外都進行了改裝,以攜帶火箭,迫擊砲,旋轉式機槍和小型導彈。

名人航空博物館的OV-1A飛機於2006年捐贈,並於2007年飛抵奇諾。

狀態:可飛行 長度:  41英尺0英寸
製造商: Grumman 身高: 12英尺8英寸
年份: 1959年 最大速度:  305英里/小時
型號: OV-1A Mohawk 巡航速度: 207英里/小時
編號: 59-2604 發電廠: 2-1,400馬力萊康明T53-L-701渦輪螺旋槳飛機
船員: 2 範圍:  944英里
最大T / O重量: 18,109磅 服務天花板: 25,000英尺
量程:  48英尺0英寸 武器:沒有

DSC06123DSCN6206.JPG

這個也算飛行器嗎?它可是採自由落體的方式啊!!

DSC06123DSCN6208.JPG

剛才那架飛機已快就定位了,這架飛機真是好看。

DSC06127 - 複製.JPG

Grumman J2F-6
1933年至1945年期間,格魯曼航空公司生產了幾種類型的水陸兩用飛機。其中最突出的是基於格魯曼G-15設計的JF和J2F系列,兩者均命名為“Duck”。這些是通用偵察和觀察飛機。
J2F系列裝備了後裝式的0.30口徑機槍,用於防禦目的,可以攜帶高達650磅的炸彈或深海費用用於反潛巡邏任務。產生六個系列,編號為-1至-6。這些在外觀上差別很小,主要差異在於動力裝置和內部部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和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海軍,海軍陸戰隊和海岸警衛隊一直使用"Duck"。1948年,美國空軍購買了8台"Duck",並將其作為空中海上救助艇使用,並將其命名為OA-12。DUCK
 
在Chino展出的飛機由湯姆弗里德金家族擁有,是一種可飛的原始飛機。戰鬥機重建者在Chino進行了修復。它能夠從陸地和水域進行作業。

狀態:可飛行
長度:  34英尺0英寸
製造商: Grumman 高度: 15英尺1英寸
年份: 1933年 最大速度:  190英里/小時
型號: J2F-6鴨 巡航速度: 155英里/小時
序列號: 33594 發電廠:  一台900馬力的Wright R1820-54 9缸
風冷輻射發動機
船員: 2 範圍:  875英里
最大T / O重量: 7,700磅 服務天花板: 20,000英尺
跨度:  39英尺0英寸 武器:  一個布朗寧0.30-cal機槍(後方)
650磅。的炸彈或深度收費

沒看過這麼怪的飛機,它真的能飛嗎?

DSC06132 - 複製.JPG

香"機"配美人!!!!

DSC06132DSCN6235.JPG

小妹子,你也想學媽咪啊!!你還早呢!!

DSC06132DSCN6237.JPG

妹子啊!這可是飛機啊!不是什麼玩具!不能每一台都抱啊

DSC06132DSCN6239.JPG

這台塗裝凶猛的名機在妹子的鬼臉陪襯之下,顯得可愛多了.

DSC06132DSCN6240.JPG

你連炸彈都抱?算了!只要不抱回家就都隨你抱吧!!

DSC06132DSCN6242.JPG

DSC06136 - 複製.JPG

P-40N戰鬥機

製造商:Curtiss(寇蒂斯)公司

 

P-40戰鬥機是由美國Curtiss(寇蒂斯)公司以先前設計生產的P-36戰鬥機的機體加上Allison(艾利森)公司的V-1710-19液冷式發動機而開發的新型戰鬥機。

第一架原型機在1938年10月展開試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這是美國唯一大量生產而且大量外銷的新型戰鬥機。

第一款量產的P-40B機翼上裝有4挺7.62mm口徑機槍,發動機整流罩上方另有挺12.7mm(50)機槍,機上配備防護裝甲板。

P-40C開始配備自封油箱,P-40D開始機翼上的機槍換成12.7mm(50)機槍,並且取消發動機上方的配置。

P-40E將武裝進一步提升至6挺機翼的12.7mm(50)機槍。

P-40F改裝由美國生產的英國勞斯萊斯梅林28型發動機。

P-40K與產量最大的P-40N使用仍使用無渦輪增壓的V-1710發動機,到大戰結束前P-40總共生產13737架,高居美國二戰主要戰鬥機產量的第三位。

P-40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初期是美國陸軍航空隊的主力機種,不過由於其設計本身並無突出之處,

加上發動機問題因此P-40在高空性能上無法和德國Bf-109G等主力機種抗衡。

在轉彎靈活性上也無法和日本零戰相提並論。

但由於火力強,裝甲厚實又俯衝性能好,使用打跑戰術和雙機流動戰術的時候仍然能有效對付空戰性能較強的對手

規格

翼膽:11.38 m
全長:10.10 m 
全高:3.70 m 
主翼面積:21.92m2 
空重:2810 kg 
操作重量:-- kg 
最大起飛重量:5160 kg 
動力: V-1710-99引擎×1
出力:1200HP 
最大速度:565 km/h 
巡航速度:467 km/h 
實用昇限:10,270 m 
上昇率:4270m/7.3min 
武装:12.7mm 機槍×6 
炸彈::225kg

DSC06137.JPG

DSC06138.JPG

走到另一個廠房,也陳列了許多飛機,它寫著他們的飛機都可以飛,只是沒有油及需要維護,還請遊客體亮一下這麼亂是因為還在維修。

DSC06139.JPG

又一台North American Mustang P-51D,這裡就有三台North American Mustang ,看來這台在當時應該是很流行喔!!

DSC06140.JPG

DSC06140DSCN6246.JPG

這台顯然是重新烤漆後,正在整理中。

DSC06143.JPG

老師傅喔!!老飛機還是要老師傅來才行啊!!

DSC06144.JPG

LAIRD LC-1B-300 NC10402


NC10402是1930年製造的萊爾德型號LC-1B-300(S / N 188,ATC#353)。它的出廠時配備了330HP的Wright R-975發動機。這是一個三座雙翼飛機。它還沒有上市前就賣給賓夕法尼亞州漢諾威的Raymond F. Devener。

關於這架飛機在NASA最初所有權和1946年之間的NASM記錄非常稀少。它在1946年由加利福尼亞長灘的Greg Quaadman和加利福尼亞州Wilmar的RL O'Neal擁有。 

02/10/18 NC10402的更新再次飛行。

DSC06145.JPG

B-25

1942年4月18日,日本在1942年4月18日對日本東京的襲擊中被用作轟炸機。B-25在二戰期間成為美國陸軍空軍中型轟炸機的骨幹。

與其同行,馬丁B-26掠奪者和道格拉斯A-26侵略者一起,B-25的性能達到並超出了原來的設計預期。在戰爭期間,B-25在歐洲和太平洋作戰行動中服役,執行各種各樣的任務,包括陸上中低空轟炸和海上反艦作戰。為了防禦和進攻的目的,B-25可以配備多達18門重0.50口徑的機槍或75毫米大砲和14門機槍,從而將轟炸機變成一個非常強大的噴火平台,用於執行任務針對航運和地面目標,包括堅固的防禦工事和裝甲部隊。

在二戰期間,北美航空在加利福尼亞州的英格爾伍德和堪薩斯州堪薩斯城的工廠共生產了10多種主要變型的米切爾轟炸機。除了美國陸軍空軍的服務外,這些轟炸機也被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以及17個國家的空軍使用。1959年1月,最後一架B-25戰鬥機終於從美國空軍的庫存中退役。

它與美國空軍一起服役,直到19世紀80年代後期在亞利桑那州的戴維斯 - 蒙森空軍基地處置。1960年代初,米歇爾由一位私人業主從加利福尼亞州薩克拉門托購買,終於在20世紀60年代初被名人飛機博物館收購,並一直保持飛行狀態。它經常出現在整個西南部的航展中,並且經常用於電影和電視項目,既作為相機平台,也作為各種照片項目的主題。
規格

狀態:可飛行          長度:  52英尺11英寸

製造商:北美          身高: 16英尺4英寸

年份: 1944年      最大速度: 272英里/小時

型號: B-25 Mitchell     巡航速度:  230英里/小時

序列號: 44-30423        發電廠: 2-1,850hp Wright R2600-92 Cyclone 18缸徑向發動機

船員: 6          範圍:  1,350英里

最大T / O重量: 41,800磅 服務天花板: 24,200英尺

跨度: 67英尺7英寸 裝備: 11門0.50-cal機槍和6,000磅。的炸彈

 

DSC06148.JPG

出了維修場剛好看到這台怪飛機

歷史
這架飛機建於1944年,是諾斯羅普XB-35飛翼轟炸機的一系列1/3比例測試模型的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每個N9M都採用了不同的配色方案。
N9M的主要任務是提供飛行測試信息,從中可以預測XB-35的可操作性,可控性和性能。它由Muroc Army Airfield(後來的Edwards空軍基地)飛行,由著名的飛行員包括Robert Cardenas,Russ Schleeh,John Myers和Bob Hoover。
N9MB的最終配置採用前緣插槽,襟翼,升降舵和劈舵。這些在B-2隱形轟炸機上用於XB-35,YB-49和多年後的一些修改。
N9MB是在20世紀50年代從美國空軍的埃德馬洛尼飛機名人航空博物館獲得的。博物館工作人員於1981年開始修復工作,並在13年後完成。它被塗上了原來的黃色藍色方案。飛行測試於1996年完成。
這架飛機是諾斯羅普製造的四個原型機之一,而且是唯一倖存的一架。

2014年,它現在已經68歲,是今天B-2隱形轟炸機的祖父。
N9MB也是第一架採用全液壓飛行控制系統並具有空速敏感反饋的飛機。
規格
狀態:可飛行    長度: 17英尺10英寸
製造商: Northrop    身高: 6英尺7英寸
年份: 1944年    最大速度: 220英里/小時
型號: N9MB    巡航速度: 161英里/小時
序列號: 04    發電廠: 2-300hp富蘭克林OX-540-7 8缸風冷發動機
船員: 1    範圍: 480英里
最大T / O重量: 6,818磅    服務天花板: 21,500英尺
跨度: 60英尺0英寸    武器:沒有

DSC06149.JPG

這架德國Tigercat F7F-3N放在外面,看起來滿滄桑,不知是不是等待維修?

該格魯曼公司F7F TIGERCAT是由美國,美國製造商生產的雙引擎單或雙座殲擊轟炸機和夜間戰鬥機格魯曼公司飛機工程公司。F7F由美國海軍和美國海軍陸戰隊經營。

DSC06151.JPG

 

DSC06151DSCN6261.JPG

這裡看起來像是飛機的墳場

DSC06152.JPG

DSC06154.JPG

在北美FJ-2和FJ-3之怒是一系列的後掠翼載能力的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戰鬥機隊。FJ-2是為了美國空軍的F-86 Sabre 而產生的。這些飛機具有折疊式機翼和較長的機頭著陸支柱,主要是在增加發射時的攻角並適應更長的油門以吸收航空母艦甲板上硬著陸的衝擊。

雖然與其前輩,直翼飛機北美FJ-1狂暴共享美國海軍的稱號,但FJ-2 / -3是完全不同的飛機。(後來的FJ-4 Fury再次成為FJ-3的完整結構重新設計)。FJ-2是用於評估美國海軍航空母艦上第一次蒸汽彈射的飛機之一。
船員: 1

長度: 37英尺7英寸(11.45米)
翼展: 37英尺1.5英寸(11.31米)
身高: 13英尺7英寸(4.14米)
翼面積: 288平方英尺(26.7平方米)
空重量: 11802磅(5353公斤)
最大。起飛重量: 18,790磅(8,523千克)
動力裝置: 1×通用電氣J47-GE-2 渦輪噴氣發動機,6,000磅力(26.7千牛)
性能

最高時速:海拔587 kn / 675 mph(1,088 km / h)
範圍: 860英里(1,593公里)(常態)
服務天花板: 46,800英尺(14,300米)
爬升率: 7,230英尺/分鐘(2,204米/分鐘)
武器

槍支: 4× 20毫米(0.787英寸)馬駒Mk 12 加農炮(總共600發)

DSC06155.JPG

想不到這裡竟然有二戰的坦克車,既然是飛機博物館,怎會擺放坦克及裝甲車呢?

DSC06156.JPG

DSC06157.JPG

Focke-WulfFW-190Würger它是德國單發動機戰鬥機當中少見同時使用過液冷式與氣冷式發動機的設計。它被德國空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使用,為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與Bf109戰鬥機同為兩大主力機種之一。FW-190超過20,000架生產量,當中包括約6000架戰鬥轟炸機型。生產從1941年開始直至戰爭結束,期間這架飛機不斷改良。它後期的型號保留了優良特性與盟軍戰鬥機不相上下。它被視為二戰期間最優秀的戰鬥機之一。

型號:    Fw 190A-3
生產廠商:    福克沃爾夫
單具發動機:    BMW 801 D-2
最大出力:    1,730ps
乘員數:    1
長:    8.85公尺
翼展:    10.50公尺
高:    3.96 m
翼面積:    18.3公尺²
戰鬥起飛重量:    3850公斤
翼負荷:    210 kg/m²
航程:    810公里
最大空速:    660公里/時
實用升限:    10300公尺
爬升率:    1021公尺/分
機身系統:    2 × MG 17機槍
機翼系統:    2 × MG FF機炮&2 × MG 151/20機炮

DSC06158.JPG

搞不懂在這放一台 Rolls-Royce的用意是啥?難道是要講大部分飛機的引擎都是 Rolls-Royce做的嗎?

DSC06160.JPG

Messerschmitt Gustav Bf 109G

梅塞施密特Bf 109是納粹德國空軍於1930和40年代使用的單座戰鬥機。在當時它的多項特點,使它屬於新一代的戰鬥機,如:下單翼(機翼位於機身下方)、全罩式座艙、可收放起落架以及全金屬製造的機身與機翼。

此機於1935年5月首次飛行,一直到大戰結束,此機與1941年中開始服役的Fw 190,成為納粹空軍的標準戰鬥機。此期間多國空軍採用此機,包括芬蘭、南斯拉夫、克羅埃西亞、羅馬尼亞、匈牙利、義大利、瑞士。此機的應用超越其最初設計的目的,在戰爭中,此機衍生機型包括戰鬥轟炸機、夜間戰鬥機、和偵察機。是歷史上生產數量最多的戰鬥機。

它是德國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生產數量最大(不算戰後生產的,超過三萬架),生產時間最久(德國本身從1936年生產到1945年初),產生空戰王牌最多(世界三大空戰王牌皆是駕駛Bf-109出身:埃里希·哈特曼擊落352架敵機世界第一,格爾哈德·巴克霍隆擊落301架敵機為第二,京特·拉爾擊落275架敵機為第三)的戰鬥機。Bf 109也是德國空軍最重要的日間戰鬥機,不僅僅是液冷式引擎戰鬥機的傑作之一,也是二戰時期最有名的機種之一。

最常與Bf 109放在一起比較的要算是英國的噴火戰鬥機,這兩架戰鬥機不僅從大戰初期較勁到結束,戰場從北非到蘇聯,戰後還在中東交過手。而最讓人感受到歷史的無常之處要算是Bf 109在戰後曾經改用對手噴火所使用的英國梅林液冷式發動機(西班牙授權製造的版本,型號為HA-1112),並且參加1960年代的英倫空戰電影不列顛之戰的拍攝,在其中擔任德國戰機的角色。雖然如此,但噴火(包括戰後的最後型號-MK-24)仍不能打破戰時BF-109(BF-209 V1/ME-209 V1)所創下的速度記錄。

Bf-109 G型戰機是以F型的機體開發出來所以整體而言具有相似度極高,可是在機體細節處卻有些許的不同·G型與F型不同的地方在於機翼結構的強化,並且在駕駛艙內加裝加強型防彈擋風玻璃,同時提高駕駛艙的視野,在燃料箱週邊裝上輕合金裝甲(light-alloy armour)在引擎前方的左右側各加裝一個小型的吸入式冷卻孔目地是為了冷卻發動機的火星塞,這兩型還有一個不明顯的區分就是F型在上方防水散熱器的排氣口有一個界面層[41][42]。

選定戴姆勒-奔馳DB 605 A系列發動機為G型的新發動機,這一型主要是由Bf 109F-4的DB 601E為基礎改良出來。主要著眼於提升它的壓縮比並針對它的細部進行改良,讓Bf-109 G起飛時的輸出功率推升到1,100 kW(1,475 hp)。DB 605由於在開發的過程中有太多技術上的障礙,所以德國空軍下令前線部隊將功率推升限制在975 kW(1,310 hp)之內。輸出功率的技術限制直到1943年6月戴姆勒-奔馳開發出VDM 9-12087A螺旋槳才獲得解決。

二次世界大戰時的德國空軍因為戰事日趨不利,故要求Bf-109 G型能夠開發出多樣性的機型來滿足繁雜的操作任務,但卻要擁有極高的通用性,為了滿足這個要求因此設計單位採取強化套件的方式來增加飛機使用彈性,強化套件的名稱稱為Rüstsätze,編號為"/R".可在工廠內安裝或是由前線野戰單位自行安裝,

早期的Bf 109G機型與Bf 109F-4有極高的類似並且所攜帶的武裝也完全相同,為了對付盟軍日益強大的空中武力,從1943年春天起將G型中的G-5的7.92mm(.312in)MG 17機槍更換成13mm(.50in)MG 131重機槍。這個改變在外觀上讓整流罩上多了囊腫,同時放大後身與機翼部份。為了對抗盟軍的4引擎轟炸機,從1943年的G-6型號開始換裝30mm(1.18in)MK 108型機砲。

德軍為了對抗裝配發動機(R-2800)推力達2000hp與渦輪增壓器的的盟軍怪物級戰機,如F6F地獄貓戰鬥機、P-47戰鬥機以及野馬式,開始要求在G系列發動機上加裝GM 1與MW 50注入器來拉高發動機的輸出功率,GM 1液態氮注入器從1940年就著手開發,首次試驗於Bf 109E上面;以噴射液態氮注入增壓器來拉高發動機的輸出功率來增加戰機在超高空的飛行性能。噴水加力器(MW-50)是以50%甲醇/50%水的比例混合噴射注入增壓器來拉高發動機的輸出功率,MW 50最重要功能是做為抗爆劑以推升壓力;其次是協助冷卻發動機。

二次世界大戰中擊落敵機高達352架的空戰英雄,埃里希·哈特曼對於Bf 109G型有一段這樣子的評語

它是一架非常靈活的戰機,非常容易控制。如果你小幅度俯衝,它加速非常快。它可以輕易的做出漂亮的迴旋動作,你可以輕易的做出旋轉動作,而且可以輕易的從旋轉動作中退出來。然而它確有個致命的缺陷就是在它起飛時,由於Bf 109G具有一顆強力的發動機,卻有一副狹小的飛機起落腳架,菜鳥新手很容易會因為起飛時速度過快而導致側翻九十度的失事。這項致命的缺陷讓我們損失了很多飛行員[43]

為了節省金屬材料的消耗,從Bf 109G-5開始機尾舵改為木製,這樣子的尾舵也被拿來沿用在G-10s和K-4s機型上。然而卻會帶來另一個問題就是機尾過重,導致必須重新設計機身以取得平衡,整體而言無疑是變肥了。[44]

由於為了能夠在超高空執行長距離的偵查任務並且能攜帶足夠的武裝進行自衛.G型要求要開發出能在兩翼各攜帶1個300L(合80美制加侖)的可拋棄式副油箱,為了增加飛行員的舒適性在駕駛艙有裝加壓設備,並且為了在超高空做戰,故加裝氮氣注入設備(GM-1)也就是以拉高輸出功率;一氧化氮可以促使戰機在超高空作戰時能夠短時間內增加發動機大約223 kW(300 hp)的輸出功率。

by  維基百科

DSC06162.JPG

這裡同時還收集了日本二戰時的步槍。

DSC06162DSCN6266.JPG

Fokker Dreidecker/Triplane DR.I

福克Dr.I戰鬥機是福克飛機公司繼福克E單翼戰鬥機後又一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德意志帝國空軍的主力戰鬥機。

福克公司在福克E單翼戰鬥機後所研發的戰鬥機皆不順利,以至主力戰鬥機的位置被讓給信天翁公司的信天翁D戰鬥機,直至福克Dr.I戰鬥機後才重奪聲威,這種機戰的設計深受英國索普威斯三翼機的影響,但其設計又比之更優秀,許多著名飛行員都曾駕駛過這款戰鬥機,如綽號紅男爵的曼弗雷德·馮·里希特霍芬,由於機身輕巧、升力大,福克Dr.I具有很高的爬升率和機動性,在空中格鬥中表現突出。
三翼機的優點和缺點
三翼機的優點是在發動機馬力不大時以多翼面來產生大昇力,令飛機的轉彎能力增強也就是可以在小半徑轉彎,對戰鬥機來說即是有好的轉彎格鬥能力,但缺點就是迎風阻力增加而不利高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飛機發動機的馬力普遍增強,三翼機的優點不再突出,反而速度慢的缺點為人垢病,故之後幾乎再無國家推出三翼機。


基本資料

福克D-VII戰鬥機彩色四視圖
機長:5.77米
翼展:7.2米
機高:2.95米
翼面積:18.7平方米
空重:406公斤
載重:586公斤
發動機:1俱9汽缸風冷式發動機(馬力=110匹)
最快時速:185公里/小時
失速速度:72公里/小時
零升力阻力係數:0.0323
阻力面積:0.62平方米
展弦比:4.04
升阻比:8.0
昇限:6095米
航程:300公里
武裝:2支7.92毫米口徑IMG08風冷式機槍
乘員:1人

 

DSC06164.JPG

這好像是模型場景的放大版.

DSC06165.JPG

DSC06165DSCN6271.JPG

零式艦上戰鬥機(日語:零式艦上戦闘機,簡稱「零戰」("零戦" - れいせん、"ゼロ戦" - ぜろせん等),編號「A6M」。在部分中文書籍中稱為零式艦載戰鬥機[2]、零式戰鬥機[3]、零式戰機[注 1])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的單座型艦載戰鬥機。作為九六式艦上戰鬥機的後繼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是大日本帝國海軍從1940年到1945年的主力艦載戰鬥機,從中日戰爭戰場初露頭角,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整個太平洋戰區都可以見其蹤影,堪稱日本海軍二戰時間最知名的戰鬥機。[4][注 2]其名得自於服役時正是皇紀紀元2600年所以最後兩位都是零而得名。盟軍暱稱代號為Zeke。

零戰是日本產量最大的戰鬥機,由三菱重工業設計,主要研發人為該公司的設計主任堀越二郎,並由三菱重工業與中島飛機兩家業者共同生產,總計生產10,449架(一說10,938架),總數中約有2/3為中島飛機生產。[注 3][3]
名稱緣由
此款戰鬥機之所以會取名為「零式」,乃因為當時的軍用飛機是採用日本皇紀的後兩碼來冠名的;而零戰在1940年(昭和15年)正式由日本海軍採用時,該年正好是皇紀2600年,後兩個數字剛好是「00」而取名。同樣以類似方式取名的,還有日本陸軍的百式司令部偵察機、百式重轟炸機[5]但零戰的水上機種——二式水上戰鬥機在1942年7月加入服役之後,日本海軍便廢除了這種冠名模式(例如1942年開始研製的零戰後繼機A7M,便取名為「烈風」)。

研製
零戰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日本航空工業的最高水準,也是日本海軍的象徵。1937年5月19日,日本海軍向三菱與中島兩家公司提出一個名為「十二試艦上戰鬥機計畫要求書」的艦上戰鬥機的設計案,準備取代剛剛進入服役的三菱96式(A5M)艦上戰鬥機。當時兩家以「昭和十一年度航空機種及性能標準」進行設計:

零戰三二型(A6M3)
1942年4月開始量產,吸收經驗更換裝有一級二速增壓器的榮二一型發動機(1130匹馬力),一方面提升速度及爬升率,也稍微改善高空的輸出狀態。因引擎增重60公斤之故而使重心前傾,基於配重的理由將前機身的油箱容量減少以恢復機身縱向平衡。並將二一型主翼翼端可往上折疊的圓弧套件取消,直接改成方形翼端以縮短翼幅。這些改進減輕了航艦地勤人員的負擔,並使三二型藉此提高了速度/加速性/滾轉率/俯衝速限,變得更適於和傾向高速打帶跑與擅用滾轉的美軍戰機對抗。但三二型為提升空戰性能所付出的代價,是損失了續航力和惡化了失速特性。原本零戰不易進入失速螺旋的友善特性消失,不僅造成部分飛行員抱怨,同時很不湊巧的是,三二型服役的時間點正好是美日雙方頻繁地長距離來回跨島攻防的瓜達康納爾島戰役,仍能算是長程戰機的零戰三二型減少的航程幅度卻恰好成為戰略布局彈性上的致命限制,航空本部甚至為此設立專案檢討"二號零戰問題"。
基於以上諸多原因,順應前線改進呼聲而提升空戰性能並調整了各項性能權重,身負諸多期待的"二號零戰"卻因為無法適應當前新戰局的改變,在前線使用者之間對該型號的評價呈現兩極化。[注 5]
零戰三二型的產量因此僅停留在343機程度。這也促成了長程化"零戰二二型"誕生的契機。

by 維基

不過這機怎只剩半截了呢?

DSC06167.JPG

Macchi M.39 宮崎駿《紅豬》中波魯克的老友菲拉林所駕駛的飛行機
為1920年代義大利馬基公司(Alenia Aermacchi)生產的機種。Macchi M.39是馬基公司為了一雪被美國柯蒂斯-萊特公司以Curtiss R3C飛機拿下史奈德盃優勝的恥辱所開發的。
使用的引擎為「Fiat AS.2.12V型」、850馬力,最快時速為397公里

怎現在被拆成這樣子了,是為了好搬運嗎?

DSC06168.JPG

Hiller Raven H-23,這台可是第一台可以正式服役的直升機!!

DSC06169.JPG

DSC06171.JPG

Lightning P-38J

P-38閃電
Lockheed P-38J Lightning - 1.jpg
類型 重型戰鬥機
生產公司 洛克希德
設計者 凱利·強生
首次飛行 1939年1月27日
服役 1941年
退役 1949年
主要用戶 美國陸軍航空兵
生產年份 1941年-1945年
生產數量 10,037[1]
單位造價 134,284美元[2]
衍生機型 XP-49
XP-58

P-38「閃電」式戰鬥機二戰時期由美國洛克希德公司生產的一款雙引擎戰鬥機。為了滿足美國陸軍航空軍(USAAF,美國空軍前身)的要求,P-38的兩具發動機分別裝設在機身兩側並連結至雙尾椼,飛行員與武器系統則設置在中央的短機身里。這架飛機的用途十分廣泛,可執行多種任務,包括遠程的攔截,制空及護航戰鬥機,偵查,對地攻擊,俯衝轟炸,水平轟炸等。P-38在西南太平洋戰場得到了最廣泛也最成功的應用,其最為知名成功的一役,便是1943年4月18日,被日軍稱為「雙胴惡魔」的P-38在一趟精心策劃的長距離跨海攔截任務中,成功擊落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座機。

P-38對於美國航空科技史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它擁有許多第一的紀錄,包括:

  1. 美國陸軍航空軍第一種雙發動機戰鬥機
  2. 第一款採用前三點起落架設計的戰鬥機。
  3. 第一種在機體外殼上應用平頭對接鉚釘(butt-jointed flush riveted)的美國飛機。
  4. 第一種大量使用不鏽鋼材料的飛機。
  5. 第一種戰鬥機在設計階段就使用淚滴外型的座艙罩設計。
  6. 美國第一種飛行速度超過640公里/時(400英哩/時)的雙引擎戰鬥機(在測試階段即已達到)。
  7. 美國第一款量產的雙尾衍戰鬥機。
  8. 美國陸軍航空軍擊落的第一架德國飛機(Fw200)是由P-38取得。
  9. 美國第一架擔任護航任務深入柏林上空的戰鬥機(55戰鬥機大隊)。
  10. 日本投降之後,美國陸軍航空軍第一架降落當地的飛機也是P-38(49戰鬥機大隊)。
  11. 它是二戰期間,單座戰鬥機當中重量最高的機型。
  12. 它是美國唯一從珍珠港事件到大戰結束都在生產的美國戰鬥機。
  13. 它是擊落日本飛機最多的美國陸航軍戰鬥機(1800多架)。
  14. 洛克希德公司第一款大量生產的戰鬥機

BY wikipedia.

DSC06174.JPG

地上擺一台,上面又擺一台,看來這機型非常搶手喔

DSC06175.JPG

FR-1戰鬥機(英文:FR-1 Fireball ),是由美國瑞恩安航空公司(Ryan Aeronautical Company20世紀40年代中期研製的一種混合動力戰鬥機FR-1戰鬥機採用下單翼、單座、前三點式起落架氣動佈局,裝配有活塞螺旋槳和渦輪噴氣兩套發動機,最高時速達到650千米,機上安裝412.7毫米機槍,可掛載2450千克航空炸彈。FR-1戰鬥機,於194212月開始設計,1944年原型機出廠,1944625日首飛,19453月開始批量生產。美國海軍訂購了700FR-1戰鬥機,但只生產了66架。1945年至1947年,該機在海軍短暫服役後即遭淘汰。

中文名稱 FR-1戰鬥機
英文名稱 FR-1 Fireball
研製時間 19421944
服役時間 19453
     美國
飛機類型 活塞·噴氣混合動力戰鬥機
首飛時間 1944625
退役時間 194781
研製單位 里安航空公司

DSC06179.JPG

連厠所都用炸彈來作指示,真是太有才了。

 

DSC06182.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北好爸爸 的頭像
    台北好爸爸

    台北好爸爸的部落格

    台北好爸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